爆竹声中一岁除。
大年初一。
赵以墨在一片轰隆的爆竹声中起床。
换上林允儿挑的一套范思哲白色西服。
双排扣的款式显得比较严谨,加上修腰的设计就更显干练感,也无意间突显出赵以墨向来注重锻炼的完美身材。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赵以墨捋了捋头发。
“我是真的帅!”
按照习俗,给父母、爷爷拜了年,拿到红包和“步步高”
邮城这里的过年习俗已经极致简化,和长辈拜年仅仅是说几句拜年词。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诸如此类。
家里人红包稍微多一些,父母一人给了800,爷爷给了200。
拿压岁钱红包的同时,必须吃一口“步步高(糕)”,意味着来年步步高升。
有些地方还有大年初一必须先吃一口糕再说话的习俗,在赵以墨老家,已经甚少出现。
遍地的红爆竹,不知何时卯上的面粉印,缕缕生烟的斗香,还有空气里残留的火药味儿,组成了当代村镇过年时的氛围。
虽不如从前,但比起冷漠的城市,多了许多人气儿。
不时传来的爆竹声,拉开了猪年新年的大幕。
......
赵以墨还在吃早餐的时候,已经有了第一波的小朋友出来串门拜年了。
老赵家在这个庄台上声名很盛,几代人经营下来的邻里关系加上富裕的生活条件。
且不论红包大小,仅那些名贵的巧克力、流心糖就足够吸引小朋友第一时间选择来串门。
老赵家年货都是赵妈妈负责指定清单,她选得糖都不便宜,都在商超最贵的糖果货架上拿的,而不是那些平铺的散装糖。
用她的话讲,一年就热闹一次,又都是附近的相亲父老,要买自然就买商超里最好的。
糖果之外,老赵家的压岁钱也是最多的。
寻常邻居家的小孩儿,人均50;
沾亲带故平时关系好的,包100!
虽说春节红包都是有来有回,且绝大部分小孩子的压岁钱都被父母收走,但能收到大面额的压岁钱,小朋友们在当时是极为开心的。
在家吃完早餐,赵以墨也得去串门了,庄子上还有几家老长辈,每年过年他都是要跑一遍的。
临出门,赵以墨拿了两包九五和几个红包。
有几个同龄人结婚比较早,小孩儿已经4-5岁了。
回来匆忙,昨天也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老家的变化。
今天串门拜年正好四处瞅瞅。
苏省GDP高,当地也有钱,这几年老家变化还挺大。
首先是道路。
原本庄台上的住户,都是自扫门前雪,只负责家门口的这一块儿。
现在由区里牵头将整个庄台的道路都铺上了水泥路并且做出一定的拓宽。
老一辈人对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以及家门口的那一块儿区域那叫一个锱铢必较。
只要有空间,总要中点啥,栽点啥。
最常见的就是蔬菜,过分一点的就是各类树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类车辆的普及,为了省事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车子开到家门口,这也导致了各类小摩擦的诞生。
压了点蔬菜啥的都是常事,如果是本庄的一般倒也不会说啥。
但总会有极个别比较难缠的,不仅会让他你赔钱,而且他还过分的在路旁加了栅栏。